Internet Archive(互聯網檔案館)是一個非營利性數字圖書館,成立于1996年,由Alexa創始人布魯斯特·卡利(Brewster Kahle)在美國加州舊金山創立,其核心使命是普及一切知識。截至2024年,該檔案館已保存了超過7280億個網頁、3800萬本書籍、1400萬份音頻、700萬個視頻以及400萬張圖片,數據總量達26PB,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歷史資料庫之一。
Internet Archive(互聯網檔案館)官網入口網址:https://archive.org/

主要功能與服務
- Wayback Machine:這是互聯網檔案館最知名的服務之一,用戶可以通過它查看過去網頁的歷史快照。這一功能對于研究網站的演變、歷史事件以及網頁內容的長期保存具有重要意義。
- Archive-It:這是一個訂閱式服務,允許機構和個人保存重要的網頁和其他數字內容。通過這種方式,互聯網檔案館與全球800多家圖書館、大學和非營利組織合作,確保重要資料的長期保存。
- 數字化服務:互聯網檔案館提供多種數字化服務,包括電子書、電影、音樂、軟件等資源的免費下載和在線閱讀。這些資源覆蓋了從文學作品到學術論文的廣泛領域。
- Memento Project:該項目專注于保存動態內容,如社交媒體頁面和新聞網站,以應對網頁內容快速變化的問題。
資源與內容:
- 互聯網檔案館保存了超過60PB的內容,包括數百萬本書籍、電影、音樂、軟件、網頁快照等。截至2024年1月,其Wayback Machine中已保存超過4100萬份印刷材料、890萬個視頻、89萬個軟件程序、1470萬個音頻文件和440萬張圖像。此外,互聯網檔案館還為殘障人士提供無障礙閱讀服務。
技術與挑戰:
- 互聯網檔案館在技術上取得了許多突破,例如高效的網絡爬蟲和極高的密度存儲技術。然而,其運營也面臨版權爭議和技術挑戰。例如,互聯網檔案館因未經許可掃描并提供書籍數字副本而被出版商起訴,盡管其辯稱行為屬于“合理使用”,但法院最終駁回了這一辯護。
社會影響與合作:
- 互聯網檔案館不僅是一個數字圖書館,還致力于推動全球知識的普及。它與全球800多家圖書館、大學和非營利組織合作,共同保存開放獲取的學術成果和面臨風險的期刊數據。此外,它還通過捐贈和配對捐贈計劃支持其基礎設施建設。
互聯網檔案館被譽為“互聯網的圖書館”,其使命是通過數字化保存全球文化和知識遺產,為研究者、學者、歷史學家以及公眾提供豐富的資源。盡管面臨版權爭議和技術挑戰,它仍然是全球數字保存領域的重要力量。
相關導航
暫無評論...